寿衣不用斜纹布,寿枕不能过高

寿衣不用斜纹布,寿枕不能过高,汉中勉县传统葬俗——入殓。勉县入殓习俗,讲究比较多,稍有不慎就容易犯忌讳。因此当地人逝者入殓时,需要在年老人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,接下来小编给大家盘点一下,汉中勉县入殓葬俗。

其一、饭含:汉中勉县给逝者入殓时,要在其口中塞一小块馍,寓意逝者是吃饱了的鬼而不是饿死鬼。如果逝者因患食道癌去世,还要用一个鸡蛋清把其嘴巴封上,以避臭气。

其二、寿衣材料:死人的寿衣不能是带毛的衣服,诸如羊毛、狗毛及其他动物类皮毛制作的衣服。按当地久俗,逝者穿了带毛的衣服,后辈人不发。还有一种说法,说逝者穿带毛的衣服,来世会转世为带毛的动物。

其三、逝者不能穿斜纹布料的衣服,如果寿衣为斜纹衣服,往往预示着后辈人会走上邪路。

其四、逝者不能穿缎子衣服,因“缎子”与“断子”谐音,引申为断子绝孙的意思。

其五、穿衣的件数必须是单数,诸如五件、七件、九件、十一件之内的衣服等,即使是富贵人家,也不能穿十三件衣服,民间认为,逝者穿十三件衣服不吉利,因为一年只有十二个月,而十三个月则多了一个月,如果穿十三件寿衣,则会被认为家中还要死一个人。

其六、死者的枕头不能太高,据传枕头高了,可以看见路上的行人,这样死者会问候的,被问候的人会生病的。

其七、要割断停尸时拴在双脚上的线绳,入殓以后,要用红布把棺材口全部封上,只在死人的头部剪一个口子。在最后盖上棺盖的时候,死者手上两个在去西天路上打狗用的馒头,需取出扔在门外。

其八、棺材的盖子还需留上一个口子,这是为了方便孝子和亲朋好友们在临出殡前,瞻仰死者遗容,直到出殡时这个口子才能封闭。

最后、如果死者死于家门之外,入殓时必须在屋外,用篷布遮住棺材,以免死者“见天”。

发灵时,棺材上面要搭一床红被子(辟邪),绑一只红公鸡(为逝者指引阴世的路)。

农村传闻:入殓

入殓指的是人死后装入棺中 ,也称谓之“大殓”,有些地方称之为“入殓”。入殓在农村算是大师,都会找白事执宾,丝毫不容差错。

旧时人死后 ,寿衣穿戴齐整 ,待阴阳先生、探丧者走后 ,亲属用被单将死者的脸盖上 ,这便是小殓 。小殓完毕 ,一般是死者亡故三天以后 ,在阴阳先生挑选好的时辰入殓 。入殓前 ,死者的儿女按长幼次序排列成行,为死者净面 。一般用棉球在脸盆里象征性地蘸一下,再在死者脸上虚晃几下 ,同时喊道“爹(或娘) ,给你净面啦!”净面之后,需请最近的亲友瞻仰遗容 ,向遗体告别 。如果死者是女的 ,一定要有娘家人在场 ,有的地方得不到老舅的首肯不能入殓 。

抬尸入棺时 ,都是孝子抬头 ,别人或抬手足 ,或抬腰腿。有的地方犯属相的人不能做此事。一般是正四七十月,忌虎猴蛇猪;二五八冬 ,忌鼠马兔雉;三六九腊,忌龙狗牛羊 ,但孝子不计犯相之嫌。将死人放入棺材后 ,再将其在世时喜爱的古玩、珠宝、玉器、书画、衣物等东西放入棺内 ,但不许放皮衣 ,怕死者来世脱胎为兽类 。其后要钉棺盖 ,山东等地要用七根钉子钉住 。随后在棺材前烧纸、点灯、上供、痛哭,大殓才算告成 。

我的爷爷,是一名乡村“入殓师”

我爷爷名叫程德海,今年79岁,他是我们村庄目前唯一的入殓师,他从1980年开始,就从事这方面的工作,屈指算来,已经有着42年的工作经验,当然,爷爷不像殡仪馆的那些“入殓师”那样,受过专业的训练,而爷爷则完全是凭着自己的经验,来完成逝者的入殓工作。

说起我爷爷的名字,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知道,因为,只要村里有人离开这个世界,就会有爷爷的身影出现。

乡村入殓师,在很多人眼中,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行当,给人的感觉是严肃、沉重、高冷,甚至有些恐怖的工作。但在生活中,爷爷却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,他特别喜欢孩子,平时给乡邻们干活,从来不偷奸耍滑,故而深受大家的喜爱。

其实,爷爷做“入殓师”,纯属偶然。那是1980年3月,本家的三爷爷,因为误食毒蘑菇身亡,因为事发比较突然,当时村里那位年长的入殓师,去安徽砀山那边走亲戚,于是,一向勤快的爷爷被人仓促中推荐上位。

殊不知,这一做竟然成了他后半生的职业。

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,村庄里有人寿终正寝,逝者的家属肯定会在第一时间里跑来叫爷爷,有时是在夜间,有时是在上午,有时是在田间干活时,有时是在赶集的途中,爷爷的任务就是帮忙给去世的人“穿寿衣”。

有一年的五月,我出于好奇,曾尾随着爷爷亲临过现场一次。

当时爷爷操作的大致流程是这样的:他到那里后,先让逝者的亲人把老人要穿的寿衣和内衣拿过来,放在一边。爷爷这时,会用剪刀剪开逝者的秋衣,然后,用事先准备好的温水,用毛巾仔细地擦拭。

待一切就绪之后,爷爷会将逝者的遗体,自然地放好,然后,爷爷给逝者穿好贴身的衣服和寿衣,再招呼前来帮忙的人,一起把遗体抬到堂屋当门的灵床上。然后,再在特定的时间放入棺木中。

同时,爷爷也会交代逝者的子孙如何守灵、如何料理各种事情,这样,为逝者的入殓才算告一段落。

在面对生命的消逝时,逝者家人和亲朋的哭泣声总是不绝于耳,而第一个让人节哀的总是爷爷。不仅仅是他的声音具有一种震慑性的威力,让人们都信服于他,更重要的是他的声音有种特别的力量,即让人浮躁不安的心情能迅速安静下来。

对很多人而言,接触死者是件很晦气的事情,人们尽量敬而远之。除了触摸死者的遗体之外,海要忙活好几个小时,但爷爷却不这样认为,他说,不管一个人再伟大,在生命的终点,他都要和入殓师相遇。

在农村,做入殓师,完全是义务劳动,没有任何报酬的,有些讲究的人家,会在葬礼结束之后,给爷爷送来几包烟或两瓶酒。

听爷爷说,做一个乡村入殓师,完全比想象中的难度要大的多,尤其是遇到特俗情况时,有些尸体让人看了三天都吃不下饭去。

那是1997年的暑假,我们村西头的一位大爷爷在河里洗澡时,被杂草缠绕,不慎淹死,为此,村里人组织多人打捞,都徒劳无功。

大概是第四天的早上,一个放羊的人看到了大爷爷漂在河面的遗体。当时尸体已经发臭,拉到家的时候,苍蝇乱飞,上面已经爬满了蛆虫。

村里人都捂着鼻子,远远地站着,就连大爷爷的孩子都不愿意靠近。这时爷爷让人买来十斤散装白酒,悉数倾洒在大爷爷的遗体上,然后,慢慢脱去了他的衣服,并洗净他身体上的污物。

由于尸体已经腐败,寿衣已经穿不上了,于是爷爷用一团团棉布,将大爷爷的 身体擦干,再用一床新薄棉被将大爷爷的遗体包裹起来,勉强放入了冰棺中。

如果不是爷爷在场,大爷爷的葬礼真的不知该如何收场,后来大奶奶只要谈起此事,就会忍不住地说:“那次多亏了德海兄弟,那真的是一辈子的恩情!”

爷爷听了,只是轻轻一笑。连连回应:“都是乡里乡亲的,应该的,应该的!”

还有一次入殓,让爷爷记忆犹新,2001年9月,村里一位大娘和老公吵架,结果他一气之下,喝下了剧毒农药,后来虽然被拉到医院洗胃,但最终还是没能救回一命。

爷爷得知大娘被拉回家的消息后,午饭也没来得及吃,他就赶忙跑到房间,换上鞋子后,急匆匆地往大娘家奔去,奶奶在后面说:“你跑那么快干啥,吃好饭再去也不晚啊。”但爷爷却充耳不闻,因为他觉得那就是自己的职责。

爷爷给大娘换衣服穿寿衣时,农药味弥漫着整个房间,尽管爷爷十分留心,但也弄得浑身都是血水,但他一点也不嫌弃,还是非常耐心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。

当爷爷回到家时,已是下午四点多了,他洗好换好衣服之后,就要领着我去邻村去换烧饼,奶奶看到后就对爷爷大声说:“你这刚碰过死人的手,不要摸我孙女,晦气!”

而爷爷却不生气,反而心平气和地对奶奶说:“你说,把一个人体面地送走,这渡人渡己的事,你说说到底哪里晦气?

此时的奶奶不再说话,拿起锄头,径直往田间去了。

爷爷作为入殓师,他对所有的逝者都是一视同仁,在2004年,村里一位“五保户”去世,他无儿无女,去世两天后才被人发现,爷爷觉得他可怜,让我奶奶给他买一套寿衣。

爷爷也是认认真真地给他穿好,妥善地完成了所有的流程,然后在村领导的安排下进行火化,葬礼一样也搞得比较隆重。

爷爷说,不管一个人在世的日子,生活轨迹如何,到了人生的终点,总得要报以善良的心,好好送他一程。

每个人都惧怕死亡,而每个人都会死亡。曾经多次给人入殓的爷爷,生命也在一天天走上人生的终点。如今,村里没有人因为爷爷这个拿不上桌面的职业,而轻视他,相反,谁家有事总会想到爷爷,甚至连家庭出现矛盾,也会让爷爷过去帮忙调停。

在爷爷人生的暮年,我默默为他祝福……

逝者穿戴入殓,需要戴帽子吗?

家有丧事,逝者戴不戴帽子,各地习俗不同。戴有戴的说法,不戴也有不戴的理由。我们结合丧礼规范文本的规定,讨论一下这问题,供大家参酌与评述。

1、秦汉之前,人头上没有帽子,头上有的叫冠

中国第一部字典叫《说文解字》,是东汉许慎编的。《说文解字》里没有“帽”字。但《说文解字》里有“冃”字,释义为:“小儿蛮夷头衣也。”“帽”字就是参照“冃”字造出的字。就是说,“帽”是后起字,秦汉之后才有,到楷书里才定型。

所以,中国古代,人是没有帽子的,即没有像现在这种款式的帽子。古人戴在头上的东西叫“冠”。但冠与帽子的差异很大。冠是标志人身份的,诸侯天子头上戴的叫“冕”,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头上戴的叫“弁”,一般庶民百姓没资格戴冠,所以叫黔首。中学课本就有贾谊的《过秦论》:“焚百家之言,以愚黔首。”黔是黑的意思,黔首就是一个一个没有戴冠的黑黑的头。

2、古人续发不剪发,头发很多很长,戴帽子是很麻烦的事情

我国古代,人是不剪发的,而是续发。《孝经》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有: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将头发与孝道相关联。就是说,头发不是生活问题,而是社会层面的德化问题。这就大了。

但随着年龄增长,头发越来越长,需要处理。青少年时期,男孩将头发笼在头顶扎起来,叫“总角”,形状上小下大,像个“小”字,所以小男孩叫“小子”。女孩在头顶将头发左右两边各扎一角,形状像“丫”,所以女孩称为“丫头”。

成年以后,男子束发向上、加冠、用笄,标志成年;女子将头发笼于后脑,加笄,标志成年,可以婚配。《仪礼—士冠礼》就是专门讲加冠礼的。明清之前,冠礼是重要的礼仪制度。加冠是男人的专利,女人是不戴冠的。男子必须行“冠礼”之后,才能结婚,这是基本规定。

3、冠与帽子是根本不同的

古时候的“冠”都有一项基本功能,即固定头发。由于不剪发,头发很多很长,所以,古代人的冠都很大很长。后世讲“高帽子”,其实就是古时候的冠。因为“冠”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有的,所以俗语中有“戴高帽子”的说法,恭维人的话。

古典社会条件下,不管男人女人,都用笄。笄是束发用的,就是固定头发用的,有木质的、竹质的、金属质的。女人用笄叫簪,男人用笄叫弱。所以,男人二十束发叫弱冠,女人十五束发叫及笄。

皇上头上戴的是皇冠,娘娘头上戴的是凤冠,官老爷头上戴的是乌纱,当兵的头上戴的是盔,一般老百姓头上戴的是头巾。

凤冠

4、规范丧礼是没有帽子的,即逝者不戴冠

《仪礼-士丧礼》有:“鬠笄用桑,长四寸,中。” 鬠即髺,束发的意思。郑玄注说:“桑之为言,丧也。用为笄,取其名也。长四寸,不冠故也。笄之中央以安发。” 贾公彦疏讲:“云‘长四寸,不冠故也’者,凡笄有二种:一是安发之笄,男子、妇人俱有,即此笄是也;一是为冠笄、皮弁笄、爵弁笄,唯男子有而妇人无也。此二笄皆长,不唯四寸而已。今此笄四寸者,仅取人髻而已,以其男子不冠,冠则笄长矣。此注及下注知逝者不冠者,下记云:‘其母之丧,鬠无笄。’注云:‘无笄,犹丈夫之不冠也。’以此言之,生时男子冠,妇人笄。今死妇人不笄,则知男子亦不冠也。”

就是说,丧礼规范文本《仪礼》明确规定,对逝者穿戴入殓不用冠。

归结一下:冠就是帽子。丧事从古,所以逝者不戴帽子。